“助力乡村振兴篇”十佳案例——多措并举践行“百千万工程”科技赋能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 2025-09-26
  • 73
图片

摘   要: 农控集团下属粮食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与珠海市斗门镇政府、小赤坎村建立政企村协同机制, 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以科技赋能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显著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致力于打造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案例。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一、背景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广东省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协同作战,掀起实干争先、百舸争流的热潮,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此背景下,珠海粮食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化共建合作,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营造“政、企、村、民”合作共赢新格局,助力斗门区加快打造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和全市“百千万工程”主战场,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形成多方共赢新局面,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践行动

(一)党建引领助力绿美乡村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绿美珠海生态建设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企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动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乡村绿化建设一线。

珠海粮食集团以党建共建作为“先手棋”,架起村企银联建、携手发展的“新桥梁”。2024年3月,珠海粮食集团党总支与小赤坎村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粮食集团党总支还携手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小赤坎村党委、广州农商银行横琴分行党总支、珠海农业发展银行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党建聚合力携手添新绿”绿美珠海主题党日共建活动,共栽下30棵孕育希望的黄花风铃木,为乡村增添了一抹新绿。

图片

农控集团 “植此青绿 绿美湾区” 义务植树活动

(二)聚焦关切问题办好民生实事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粮食集团持续深化与小赤坎村党建共建,聚焦民生实事,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加快推进亮化工程。为切实解决小赤坎村村民关切的路灯照明问题,保障周边居民出行安全,积极响应市“百千万工程”建设,粮食集团出资对小赤坎大环村路段路灯进行完善建设,路灯亮化工程已于2025年3月13日完成。本次路灯完善工程惠及了大环村79户共347名村民。斗门镇小赤坎村党委书记张卫能率村民代表到珠海中心粮库向粮食集团赠予“粮安民安共筑百千万,灯亮心亮同奔高质量”的大红锦旗,对粮食集团精准实施路灯完善工程表示深切感谢,并反馈路灯照明效果显著,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

二是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珠海中心粮库位于珠海斗门镇小赤坎村,随着仓储规模的扩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粮库运营维护的劳动力需求显著增加,也为小赤坎村村民创造了就业新机遇,目前已有6位村民成功入职中心粮库。

三是加大稻谷收购烘干力度。以党建共建为契机,粮食集团利用自身加工资源及销售渠道,2024年共收购斗门本地稻谷1058吨,为农户提供代烘干服务共234吨,收购范围覆盖斗门镇小赤坎村、上洲村、下洲村,白蕉镇白石村,乾务镇新村等。

四是深化“斗门一号”品牌建设。以市场化方式收购小赤坎村的稻谷资源,双方共同打造“斗门一号”并推向粮食消费市场,助力农民增收。

(三)协同合作打造粮食研学课堂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粮食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斗门镇资源禀赋相结合,互助互利,积极推进斗门镇“三村一馆”研学项目。建设的“珠海粮食研学馆”是研学路线的重点和亮点,受到了市委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斗门镇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面积约700平方米,已完成建设及优化提升改进,试运营期间受到一致好评。

图片    图片

珠海粮食研学馆现场

(四)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筑牢粮食安全

一是持续加大珠海中心粮库科技创新力度,用科技赋能仓储升级,在现有充氮气调、空调控温、谷物冷却和机械通风等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重点瞄准仓储输送设备及生产工艺进行革新,相继开展了筒仓群犁式卸料器电控改造、筒仓区仓储工艺技术调整与革新创新项目。二是大力支持职工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近年来,粮食集团职工累计发表论文8篇,努力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深度结合,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

三、价值成效

(一)社会效益方面

粮食集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压实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深入实施亮化工程,有效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既解决了粮库规模扩大带来的大量劳动力需求问题,也为缓解村里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效益方面

通过与乡村的深度合作,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完善乡村产业结构,帮助乡村实现产业增值,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统一收购、统一烘干斗门本地稻谷资源,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和售价,带动农民增收,同时促进了“斗门一号”品牌米的销售。二是科技、智慧、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和仓储等工艺技术的革新,可有效降低吨均综合储备费用,提升储备粮出入库作业效率、降低粮食破碎率,显著节能降耗,单仓作业预计平均每小时能耗可降低54%,实现降本增效和减损增效。三是粮食研学展馆的运营使用积极推进了斗门镇“三村一馆”研学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生态效益方面

通过开展乡村绿化建设活动,为乡村道路增添新的绿色景观,不仅有利于形成绿色屏障净化空气,还有效改善了乡村居住环境,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知晓度和影响力方面

一是通过大力推动粮仓现代化、储粮绿色化、信息智慧化、管理精细化,不断增强了保障珠海粮食安全的能力,持续擦亮了“珠海粮仓”名片。二是通过与小赤坎村的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斗门一号”品牌,提升地区知名度。同时强化品牌建设,有助于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展望

一是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继续加大绿美生态的投入,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建设,为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继续深化政企村合作,推动“百千万工程”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通过村企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三是强化创新赋能发展。深化6S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粮库设施设备改造、仓储工艺技术调整与革新创新项目,开发适合珠海中心粮库的粮情监测动态云图系统,加快推进智能化集成平台建设和粮库光伏项目,加快推进科技楼质检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力争打造4A级粮库。依托能耗监测、数量监测与企业库点智能交防强化仓储环境管控,同时嵌入粮食业务预警、违规预警及风险处置机制,联动应急实战与跟踪监督功能实现风险闭环管理。积极参与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通过技术培训、实地示范等方式,让全体职工深入了解绿色储粮技术的优势与操作要点。

四是打响品牌拓展市场。持续推进“斗门1号”品牌建设,注册系列商标,构建品牌体系,多渠道、多手段逐步提升“斗门1号”品牌价值及市场认知度。利用自有粮食品牌“斗门1号”,促进斗门镇乃至斗门区本地稻谷的统一收购及销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