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奏新茶韵 东西协作绘新篇——2025珠遵协作新茶饮供应链发展大会在遵义举办

  • 2025-09-26
  • 114

山海协作,双向奔赴,为竞逐千亿级新茶饮新赛道按下加速键。

2025年9月20日,以“新茶饮·珠遵造”为主题的2025珠遵协作新茶饮供应链发展大会在贵州遵义举办。遵义市委副书记刘承东,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剑出席并致辞,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肖南龙,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隆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督查专员韦浩等参加活动。

图片

作为珠遵两地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标杆活动,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指导,珠海市人民政府与遵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珠海市农业农村局、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珠海市农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珠海农控集团”)牵头执行,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协力支持下,本次大会既是珠遵两地响应东西部协作战略,共同培育新茶饮产业集群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助力中国新茶饮产业供应链向体系化、高端化、品牌化全面升级的战略新起点。

粤黔两地政府代表、两院院士、国家级行业协会负责人、科研院校专家以及全国新茶饮头部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位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协同升级、融合升级”核心方向,聚焦新茶饮供应链全链条协同,推动珠遵两地资源深度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夯实“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建设基础,全力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标杆。

大会现场成果丰硕、亮点突出:重点产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新茶饮供应链交易平台正式发布,贵州新茶饮大宗原料茶交易平台同步上线。据统计,本次大会签约总金额达1.12亿元,授信总金额3.21亿元,为遵义茶产业从 “黔茶出山”向“融湾出海”跨越注入强劲动能,也为东西部协作共促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奏响了“以茶富民、以链兴产”的全新乐章。

政产学研聚合力搭建产业升级“新平台”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徐剑表示,自2024年5月“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全面启动以来,珠海与遵义紧密协作,充分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创新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茶农”产业协作机制,以茶为媒、以链协同、以心共创,推动“小叶子”发展为富民“大产业”。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珠海将坚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强化技术、人才、资金“三重支撑”,推进品牌与市场“两翼齐飞”,推动珠遵新茶饮产业链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全力激发粤黔协作“山海能量”。

刘承东在致辞中代表遵义市委、市政府对出席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自2021年珠海对口协作遵义以来,两地在产业发展、消费协作、社会帮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在新茶饮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双方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新茶饮原料种植、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环节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持续完善新茶饮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表示,贵州拥有丰富的茶叶品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为新茶饮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此次大会的交流与合作,贵州将进一步挖掘新茶饮原料茶的潜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让新茶饮成为连接传统与时尚、生态与经济的关键纽带,为乡村全面振兴书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表示,贵州省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优越、茶业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异,在茶消费的深刻变化和茶产业的结构变革中迎来了重大机会。珠海和遵义两地政府发挥双方的优势展开了密切协作,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建设成果已经形成了影响力,吸引了全国产茶区和全国新茶饮品牌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推动了遵义茶产业的变革和发展。

图片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傅传耀指出,新茶饮是以优质茶叶为基底,融合水果、乳制品等多元食材,通过创新工艺调制而成,满足现代消费者健康、口感与体验需求的现代饮品。其发展需坚守“五性”:操作简便的“简单性”、原料安全的“安全性”、出品稳定的“标准性”、口味多元的“多样性”以及设计时尚的“时尚性”。为实现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行业应推进“四化”建设:通过标准化完善品控,机械化提升效率,数字化优化供应链与运营,智能化实现预测推荐与无人制饮。唯有将“五性”与“四化”深度融合,新茶饮才能实现科技驱动转型,达成“生态黔茶,健康天下”的使命。

图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等业界权威围绕供应链优化、产业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为行业发展把脉定向。

图片
图片

珠海农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斌表示,作为珠遵协作新茶饮产业发展的重要执行者,珠海农控集团始终将“推动两地资源整合、助力黔茶产业升级”作为核心任务。从组建珠遵新茶饮研究院到承办产业创新活动,从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每一步实践都旨在搭建“遵义资源+珠海动能”的协作桥梁。“珠遵新茶饮”区域品牌,已经成功入选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新茶饮·珠遵造”日益响亮、声名鹊起。未来珠海农控集团将继续发挥国企担当,在科研攻关、市场对接、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珠遵协作的产业成果惠及更多茶农与企业。

项目资金双落地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大会现场,产业协作与金融支持的“双轮驱动”成为亮点。贵州沃丰茶业、中香生物(上海)、珠遵新茶饮研究院等12家企业签约12个产销项目,总金额达1.12亿元,涵盖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推动“贵州原料”与“湾区市场”精准对接。与此同时,贵州湄潭农村商业银行、贵州银行湄潭支行向春水堂茶业、遵义茶叶交易中心等企业授信超3亿元,为新茶饮产业研发突破与规模扩张注入金融“活水”。

图片
图片

更令人瞩目的是,贵州新茶饮大宗原料茶交易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目标,整合原料茶上下游资源,将有效解决行业供需信息不对称、品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打造东西部协作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的新样板。交易平台的上线是产业从“分散化”向“集约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做好平台运营与资源对接,将有利于推动贵州新茶饮原料茶实现“优质优价”,进一步提升黔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图片

科创赋能强特色探索黔茶突围“新路径”

从“茶园基地”到“智能制造”,珠遵协作正推动黔茶产业加速转型。珠海农控集团旗下的珠遵新茶饮研究院深耕科技创新,研发多款畅销茶基与特色拼配配方,联合编制的《贵州新茶饮原料茶精制绿茶》团体标准,成为国内首个新茶饮原料茶专项标准,标志着贵州新茶饮产业迈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科技创新是打破产业发展瓶颈的核心动力。”珠海农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斌介绍,研究院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贵州茶叶品质提升与产品创新,通过工艺优化与拼配技术突破,让贵州茶的风味更契合新茶饮市场需求;同时,集团举办贵州新茶饮产品创新大赛暨产业创新大会,提出“大湾区市场+贵州茶资源”双核驱动战略,就是要让贵州的好原料找到好市场,让创新的好产品打开好销路。

在差异化竞争赛道上,贵州企业探索“药食同源+地域特色”新方向。贵州圆遵食品联合赤水晟丰食品开发金钗石斛茶饮料,开辟“茶+中药材”健康饮品路径;赤水晟丰食品率先将赤水金钗石斛引入茶饮领域,推动黔地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贵州中遵茶业依托黔北茶区资源,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茶叶原料供应商,让“黔系风味”香飘大湾区。

三链融合谋长远开启产业跃迁“新征程”

珠遵情深,山海相连。自2021年珠海对口协作遵义以来,两地始终秉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在产业发展、消费协作、社会帮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新茶饮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品牌对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的渴求日益迫切。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毗邻港澳,市场广阔。遵义作为中国高品质茶叶的重要产区,地理位置独特,北纬27°黄金产茶带赋予的“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生态密码,造就了遵义茶“鲜、香、浓、醇”的鲜明特点——瞄准新茶饮赛道,以东西部协作为纽带,形成“资源+市场”的天作之合。

2024年5月,珠遵两地共建“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同年9月发起成立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汇聚90余家单位探索“专业+行业”融合路径。如今,黔北茶产业已初步形成“茶园基地—技术研发—原料加工—智能制造”全链路体系,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7.1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8月全市新茶饮产值7.2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0亿元,带动湄潭、凤冈两县2536户、9130名茶农增收,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实现“小茶叶”撬动“大产业”的富民效应。

珠海农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斌在回顾协作成果时表示,珠遵新茶饮产业的发展,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从最初的资源对接,到如今全产业链协同,两地已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机制。未来,集团将继续深化与遵义本地企业、科研院校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贵州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智能制造+品牌输出”转型,让“珠遵新茶饮”成为全国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标杆品牌。

站在新起点,珠遵两地明确未来方向:持续深化“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茶农”协作机制,推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加速建设新茶饮大宗原料交易枢纽;强化技术、人才、资金“三重支撑”,扩大原料茶团体标准应用范围;擦亮“珠遵新茶饮”区域品牌,助力贵州茶产业从传统农业向“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转型,实现从“黔茶出山”到“黔造出海”的跨越。

山海相拥,协作共赢。这场始于珠遵的“茶饮革命”,不仅为贵州茶产业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更将为中国新茶饮产业格局重塑注入“协作变量”,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画卷上,续写更多以茶为媒、共富共兴的新篇章。